《中华读书报》:(邹兰芳 赵希)走向现代性与国际化: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评奖与现代文化建构

7月13日,海湾研究中心主任邹兰芳与研究人员赵希在《中华读书报》发表文章——《走向现代性与国际化: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评奖与现代文化建构》,对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评奖机制与现代文化建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分析,全文如下:

自21世纪以来,海湾阿拉伯国家在设置文学奖项、举办国际书展等文学文化建构方面的举措十分引人注目,业已成为具有一定地区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景观。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评奖兴起的动因在于,这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发展不平衡,亟待通过文学奖项的创设、评奖机制的不断完善、获奖作品水平的不断提高,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地区文化影响力。通过完善阿拉伯文学评奖机制,以入选作品的现代性标准引导伦理价值观,以及逐步实现作品的市场化、国际化,海湾阿拉伯国家意欲向世人展示新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内外风云变幻、纷繁杂芜的社会现实,从文学层面促进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建构,为海湾地区展现出与时俱进的走向世界的态度,担当起应有的历史责任,进而整体上提升地区话语权和影响力。

现当代阿拉伯文学是由22个阿拉伯国家的几代优秀作家共同书写的。由于在地缘政治、迈入现代化进程的先后以及历史、文化、宗教、语言传统上的差异,现当代阿拉伯文学在版图上通常分为沙姆地区(包括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海湾地区(包括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马格里布地区(包括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三大区域文学,以及埃及、苏丹、利比亚、伊拉克、也门国家文学。上世纪,海湾地区文学在现当代阿拉伯文学大家庭里尚不成气候,只有零星的优秀作家崭露头角,如沙特的阿卜杜胡·穆罕默德·阿里·哈勒和科威特女作家苏阿德·萨巴赫;文学奖项也仅有苏阿德·萨巴赫诗歌奖。新世纪以来,海湾地区文学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同时,海湾地区新设了不少备受世人瞩目的文学奖项,如阿拉伯小说国际奖(IPAF)、卡塔尔哈马德国际翻译和谅解奖、卡塔尔卡塔拉阿拉伯小说奖、阿联酋百万诗人大奖赛、沙特阿卜杜拉国王世界翻译奖、阿联酋谢赫·扎耶德国际图书奖、阿联酋苏尔坦·阿维斯奖、阿联酋沙迦国际图书奖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阿拉伯小说国际奖(又称为“阿拉伯小说布克奖”),该奖项由阿联酋政府于2007年设立,发展至今,已成为阿拉伯世界最高文学奖项。可以说,种类繁多的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奖项已成为具有一定地区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作为文学制度的一种,文学评奖不仅是文学领域的重要事件,也是国家和区域文学成就的风向标,更是一面折射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意识形态、文化政策、文化心理的棱镜。在中国,中西方的文学评奖一直受到文学学界和传媒界的高度关注,是世界文学年度回顾时的亮点。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析阿拉伯国家的文学评奖机制,并对诸如阿拉伯小说布克奖等具有地区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奖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阿拉伯文学评奖中心由原来的埃及转移到海湾国家,表明中东地缘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体现出海湾阿拉伯国家政府和文学界、文化界在社会文化构建方面做的积极努力。下面我们就从动因、特征和影响三个方面对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评奖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探讨。

动因: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

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发展不平衡。一方面,随着上世纪中后期石油工业的繁荣,海湾阿拉伯各国已从传统落后的游牧社会转变为具有一定工业化基础的现代富裕国家,现代化的工业为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劳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海湾国家在区域内经济地位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海湾地区由于文化底蕴欠缺,整体现代化水平较低,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上也较为滞后,主要表现为:其一,海湾各国内部的文化凝聚力的有限,阿拉伯著名社会学家哈利姆·巴拉卡特曾指出,海湾地区在现代仍是一种以血缘、部落凝聚力为核心的群体社会,要建构现代国家,亟需对内增强文化凝聚力。其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对外辐射力与其国际经济地位不符,在学术研究、文学创作、艺术创新等领域均缺乏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新世纪以来,海湾地区多个文学奖项的创设与兴起,就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文学奖项的设置旨在满足增强内部文化凝聚力和扩大区域文化辐射力的双向需求。首先,作为文化制度的文学评奖,属于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在国家建构中发挥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引导着文学创作的技术评鉴标准和思想价值取向。尤其是官方机构组织的文学评奖,体现出重要的伦理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导向。在此基础上,文学评奖还能够引导和推动文学家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进行创作,并通过一系列的传播手段和奖励机制扩大优秀文学作品在社会大众层面的接受和传播。因此,文学评奖历来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建构功效。例如,诺贝尔文学奖和国际布克奖已发展成为西方最权威的文学奖项,在引导世界文学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文学奖项的延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海湾阿拉伯国家相对于其他阿拉伯地区而言,具有建立文学评奖机制的显著经济优势。

从近十年的海湾地区文学奖项提名及获奖作品来看,在这些奖项的激励下,海湾国家的作家们日益活跃,在一些大奖上频频有所斩获,如沙特女作家拉·阿莱姆的实验性小说《鸽子项圈》摘得2011年阿拉伯小说布克奖桂冠,2013年科威特作家萨·桑欧西的小说《竹竿》摘得阿拉伯小说布克奖桂冠,阿曼女作家朱·哈尔茜的《月亮女》(英文名为《天体》)摘得2019年国际布克奖桂冠。另外,按照阿拉伯小说布克奖评奖章程的规定,凡是获奖作品,都会在第一时间被翻译成英语,不少作品还被译成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汉语等。由此可见,这些文学奖项不仅促进了阿拉伯世界的整体文学创作,而且尤其推动了海湾地区作家的成长,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世界性,从而提升了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增进其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软实力提升。

特征:官方化、国际化、科学化

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评奖的评价主体是主办方、资助方以及他们授权的直接评议人——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委员,包括资深作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长期从事阿拉伯文学研究和翻译的权威学者,例如我国阿拉伯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张洪仪教授就受邀参加了2019年的阿拉伯小说布克奖的评委工作。其评价客体则是一定时期内作家创作的作品。由于受地域、族群、时效等的限制,口头活态文本被排除于文学评奖之外。因此,评奖的主要对象是纸质印刷文本和电子文本。有的奖项的评价客体还包括翻译作品,以及文化人物、国际谅解等文化类奖项。评价主体对客体的评价,需要依据一整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一般包含评奖程序、评选标准、奖励机制等。这里选取阿拉伯小说布克奖、谢赫·扎耶德国际图书奖、卡塔拉阿拉伯小说奖、苏尔坦·阿维斯奖、沙迦国际图书奖等五个奖项进行分析。

首先是评价的主客体。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奖项多由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发起与赞助。例如,阿拉伯小说布克奖和谢赫·扎耶德国际图书奖都是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文化和旅游部下属的阿布扎比阿拉伯语中心主办,同时得到社会基金会的赞助;沙迦国际图书奖由沙迦图书管理局主办;卡塔拉阿拉伯小说奖由卡塔尔政府设立的卡塔拉文化基金会发起;苏尔坦·阿维斯奖由独立的文化基金会管理并取得政府的批准。

在评审方面,上述文学奖项每届均聘请阿拉伯世界和全球知名的作家、文评家、学者等专业人士担任评审。阿拉伯小说布克奖每年设五名评审专家,其中一名为精通阿拉伯语阅读的非阿拉伯人,以确保该奖项的国际性和客观性;谢赫·扎耶德国际图书奖每年聘请地区和国际杰出文化人物做评审,每个分奖项有3至5名评审专家,其身份均保密;卡塔拉阿拉伯小说奖设置五个级别的评审委员会,作品由下级委员会筛选完成后交上级委员会继续评审,一名评审专家仅担任其中一级委员会的委员;苏尔坦·阿维斯奖则在各奖项领域挑选两名杰出人士进行匿名评审,评审专家亦不局限于阿拉伯人。

评奖对象以当代阿拉伯文学作品为主。除了阿拉伯小说布克奖的评审范围仅限阿拉伯语小说以外,其他四个奖项均涉及小说以外的其他文学体裁,如文学评论、文学研究、诗歌等,还有多种文化类奖项。例如,谢赫·扎耶德奖设置了文学、翻译、儿童文学、青少年作家、文学批判、其他语种作品等奖项,还设置了文学出版、年度文化人物、杰出青年作家等文化奖项;苏尔坦·阿维斯奖除了设立小说奖项之外,还为诗歌、戏剧以及文学批评与研究等领域提供参评机会。

其次是评价机制。海湾地区文学奖项遵循严格、公正的评奖程序,力图杜绝种族因素、裙带关系、暗箱操作等,确保整个评奖过程透明化、评奖标准统一化、奖项评选结果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以保障奖项的含金量。为保证公平公正,评奖流程包括盲审和多层筛选等方式,如阿拉伯小说布克奖的长短名单机制和卡塔拉阿拉伯小说奖的四级委员会机制。

在评选标准方面,海湾地区文学奖项既关注文学作品的时代意义,又强调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因此,获奖作品多数反映了当下阿拉伯国家各社会阶层、族裔、宗教派别、性别等的矛盾和问题,以及东西方关系、移民生存状况等文化间性问题,如边缘群体、巴勒斯坦、女性社会地位、移民、难民等都是获奖作品十分关注的主题。而从审美维度上看,评委会也非常注重获奖作品在叙事技巧、风格、文体、语言方面的突破和独创性。评审专家们尤为看重作品的创新性和实验性,例如,2014年阿拉伯小说布克奖获奖作品《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运用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反映战后伊拉克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2016年获奖作品《命运:大屠杀与大灾难协奏曲》则以复调和戏谑的艺术手法,将犹太人的大屠杀和巴勒斯坦人的大灾难并置,揭示历史的循环,呼唤巴以和解。

在奖励机制上,这些文学奖项为获奖者提供了比其他阿拉伯文学奖项更为丰厚的奖金;同时,很多奖项资助方还为获奖作品提供外译和出版渠道,为当代阿拉伯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资金保障和发行便利。

影响:促进阿拉伯文化事业现代化

现代化是社会各个层面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文学领域的现代化体现为文学文化的不断提升,即:文学作品评价机制和市场的制度化;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导向契合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伦和审美需求;民族文学作品的传播不断扩大,走向世界,得到不同地区和国家读者的认可。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文学评奖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促进了阿拉伯文学在上述三个层面的发展和提升,推动了地区性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进而大大地提升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区域影响力和解决地区事务的话语能力。

具体而言,首先是促进阿拉伯文学文化制度的完善。海湾阿拉伯国家文学评奖是文学制度化的重要体现。现代性的主要内涵之一即是社会各个层面的制度化,文学制度毫无疑问是诸多现代性制度的一个方面,要建构现代性,就需要在文学与社会,作家与读者,文学的生产、评价与接受之间,形成一整套文学文化体制,如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学政策、出版制度、审查机制、文学奖励机制和报酬机制等等。在文学文化制度的诸环节中,文学评奖属于文学价值评判环节,肩负着评判文学作品价值等级和提升民族鉴赏力的使命。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以一种肯定、鼓励、表彰的积极方式,引导和规范文学艺术,为推出文学新人、诞生文学经典、文坛良性有序发展等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其次是引导现代文明社会价值观和审美力的形成。经典文学作品往往超越时空,格调高雅,饱含人文关怀;优秀的作家常常具有清醒的伦理道德意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患意识,对人类乃至宇宙具有独特的认知和深思,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性和包容性。以此作为评选优秀作品的依据,文学评奖才能够发挥更大的精神价值。

海湾阿拉伯国际文学奖项的评选标准和获奖作品,体现出对文学的政治诉求、伦理功能和审美价值的重视。大部分获奖作品都十分关注现实社会的症结和矛盾,体察人民的苦痛,围绕着身份认同、社会公正、边缘群体境遇、战争带来的苦难、科学和宗教、知识和信仰等话题展开。阿拉伯小说布克奖每年在公布短名单并说明提名理由时,都会提及入围小说对于阿拉伯社会当下存在或受长期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探讨。例如,2013年阿拉伯小说布克奖获奖作品《竹竿》,讲述了菲律宾女佣和科威特男人的私生子伊萨在身份认同困境和信仰危机中挣扎的故事,真实揭露了海湾国家外籍劳工的生存状态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2014年阿拉伯小说布克奖获奖作品《弗兰肯斯坦在巴格达》则通过弗兰克斯坦这个“科学怪人”的隐喻,揭示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悲剧命运。

海湾地区的文学奖项还十分注重文学作品的历史书写,获奖作品的作者通过历史互文、历史对话进行文学创作实验,来映照当下,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以史为鉴,探索前行的道路。例如,2020年阿拉伯小说布克奖获奖作品《斯巴达法庭》便通过回顾阿尔及利亚19世纪即奥斯曼帝国统治后期和法国殖民统治初期的历史,以各色人物的多个视角对当今现状追根溯源;2007年获得阿联酋谢赫·扎耶德文学类国际图书奖的《埃米尔之书:铁门之途》,作者通过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英雄埃米尔阿卜杜·卡迪尔的形塑,在参考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叙历史之所不能诉,表达了作者对于殖民以及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间应展开平等对话的思考。

最后是推动阿拉伯文学走向世界。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海湾地区文学奖项在评委、奖项设置等方面体现出国际化特征。这些文学奖项不仅在聘任评委专家时强调非阿拉伯人占一定比重,而且设置了外语文学作品奖和翻译奖等重要的国际奖项。这不仅提高了奖项知名度,而且拓宽了奖项在世界范围的认可度。例如,谢赫·扎耶德国际图书奖单独设立了翻译奖,以鼓励阿拉伯作品的传播,这对于阿拉伯文学的国际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14年以前,该翻译奖项均授予从外语翻译为阿拉伯语的文本,自2015年起,更多由阿拉伯语翻译成其他外语的文本获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阿拉伯文学走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世界对当代阿拉伯文学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二,不少获奖的阿语作品被译成外文,促进了阿拉伯文学的国际影响力。阿拉伯小说布克奖以奖励当代杰出阿拉伯文学成就为宗旨,通过翻译获奖作品来扩大阿拉伯文学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卡塔拉阿拉伯小说奖亦鼓励阿拉伯小说家拓宽视野,关注现实社会,注重挖掘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学习和实践世界优秀小说的写作手法和策略,以此提升阿拉伯小说在世界范围的认可度。综上,多项海湾文学奖项对获奖作品进行翻译,以此实现阿拉伯文学“走出去”的愿景,为世界打开了解当代阿拉伯文学的大门,促进了当代阿拉伯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在最近一次卡塔尔哈马德国际翻译和谅解奖(2021年)中,三位长期从事阿拉伯文学翻译与研究的中国学者李振中、葛铁鹰、王复分别获得了该奖项的翻译成就奖和第一、二等奖。之前,已故北大教授仲跻昆获得过阿联酋谢赫·扎耶德国际图书奖之文化人物奖(2011年)、沙特阿卜杜拉国王世界翻译奖(2011年),北外薛庆国教授获得2017年卡塔尔哈马德国际翻译和谅解奖。中国学者获得的这些殊荣成为中国和海湾地区友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文章链接: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3/c404090-32473702.html

分享到: